梅塞施密特在蘋果工作3年所學到的經驗有哪些:捕魚達人玩法技巧

時間:2023-11-28 23:26:44 作者:捕魚達人玩法技巧 熱度:捕魚達人玩法技巧
捕魚達人玩法技巧描述::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懷念喬布斯那個蘋果時代,甚至很多人都很“膜拜”喬布斯。大家都只記得喬布斯,卻忽略了蘋果公司還有一位對蘋果手表也有很大影響力的人,這個人就是鮑勃·梅塞施密特。   喬布斯在世時,鮑勃·梅塞施密特(Bob Messerschmidt)曾向他發送一封郵件,介紹自己創辦的公司。2010年,蘋果悄悄收購了梅塞施密特創辦的公司。之后,梅塞施密特加入了Apple Watch研發團隊,當時他領導一個團隊,為手表開發新的傳感器。今天我們所看到的Apple Watch心率傳感器就是梅塞施密特團隊開發的。   在手表提供的各種功能中,健康和健身功能備受用戶的青睞,在Apple Watch的整個設計過程中,梅塞施密特扮演了重要角色,他定期與蘋果工業設計團隊(Industrial Design Group)交流意見,而該團隊的領導正是知名設計師喬納森·艾維(Jony Ive)。在蘋果工作3年之后,梅塞施密特離職了,他創辦了自己的公司Cor。   最近,梅塞施密特接受了Fast Company的采訪,他談論了自己在蘋果工作3年所學到的經驗:   如何與艾維領導的工業設計團隊合作   我是一名架構師,我的工作職責就是開發候選技術,它們有可能會用在產品中。在整個研發流程中,最先看到創意的可能就是我的團隊。我們可能會說:“這種技術可行”,然后才會補充更多的團隊,安置大量的工程師,他們擁有特殊的技術背景。這些團隊負責將創意變成具體產品。   在Watch的早期構思過程中,我們最重視的是“用戶體驗”。用戶會用手表做什么事?如何才能讓手表實用?雖然身為技術人員,我們必須擁有更多的“創造力”,因為我們要理解用戶的需求。我負責心率傳感器的架構設計,傳感器需要安裝在Watch內部。工作并不輕松,因為手表的設計帶來了限制。   例如,有一次參加會議,我告訴與會的同事說,我要將傳感器裝在Apple Watch表帶的底部,因為傳感器讀取手腕底部信息會更加精準,如果讀取的是手腕上部的信息,精準度差一些。工業設計團隊的同事馬上反駁說:“這樣做不符合設計趨勢,也不符合時尚潮流。我們希望表帶可以更換,所以我們不想在表帶中安裝任何傳感器。”在下一次開會時,我告訴他們:“可以將傳感器安裝在手腕上部,但是表帶必須夠緊,要確保傳感器與皮膚緊密接觸。”設計工作室的同事回應說:“不,用戶不會這樣戴手表,他們喜歡手表松一點。”合作的同事會提出各種要求,促使我們不斷尋找新的工程方案。   我們必須這樣做,必須傾聽他們的意見,他們的聲音代表的是用戶的聲音。工業設計團隊關注的就是用戶的使用情況,關注用戶體驗。如果工程師閉門造車,他可能會說:“這點也許不重要,裝在底部信號更好,我們就這樣做吧。”結果呢,他們開發了自己喜歡的產品,但這些產品最終會失敗。我們必須傾聽來自用戶的聲音。關注用戶體驗正是蘋果的獨特之處。在蘋果,這種特點仍然存在。   在開發心率傳感器時我貢獻了自己的微薄之力,我對此感到自豪,因為許多人都認為,在蘋果開發過的產品中,Apple Watch的傳感器最精準。必須精準,因為有許多公司努力過,效果并不好,比如Fitbit。不會理解錯了,Fitbit做得很不錯,但是它卻因為心率傳感器不準確吃了官司。由此可見,Fitbit并沒有對用戶的使用情況給予足夠的重視。   讓人滿意比技術尖端更重要   在蘋果我還學到一課:在消費產品中,設計和用戶體驗代表一切,不是技術。在使用時,卓越的產品設計可以給用戶帶來幸福感。看看iPhone、iPad之類的產品,它們并沒有引進多少新技術。真正的優雅和獨特其實與技術本身沒有太大的關系,它與包裝有關,與產品給用戶帶來的附加價值有關。   VR就是一個好例子。為什么蘋果不進入VR產業?因為還沒有人真正知道VR是否能成功,我也不知道。讓每一個人從產品中獲得益處,這正是蘋果感興趣的。   還記得曾經炒得沸沸揚揚的3D電視嗎?當時許多人認為,3D會是電視的下一個大突破。用不了多久,我們全都會戴上3D眼鏡,會有很多的3D電影出現。要讓這一夢想成為現實,我們必須做出巨大的改變。當時整個世界都沸騰了,有人說“這是正在發生的新趨勢,今年圣誕最火爆的技術就是3D”,3D電影紛紛推出,結果不盡人意,沒有人購買。和VR一樣,蘋果也在3D浪潮中保持觀望。   一切都很重要,但是重要的程度不一樣   “足夠好”仍然遠遠不夠,產品必須在每一個方面盡善盡美,否則就會失敗。我還記得當時在蘋果有一些人存在誤解。蘋果工程師說,他們從喬布斯的方法中提取一些精華:對每一個方面都要給予同等的重視。如果你制定了一項開發計劃,有1000件不同的事情需要擔心,可能有人會說,我們要對這1000件事給予同等的重視。這種理解實際上與喬布斯的方法并不一致,因為事情的重要性是不一樣的。有些事情更重要,具體是什么呢?簡單來講,與用戶體驗和產品設計有關的事情更重要,要重視用戶使用產品的過程,要讓用戶高興。   習慣別人的否定   和硅谷的其它企業相比,蘋果有點不同。事實上,在蘋果工作有時會讓人很沮喪,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師,你的創意無法通過,你就會感到很沮喪。在庫比蒂諾(Cupertino)有12000名工程師為蘋果工作,很顯然,他們的創意很多很多。有多少創意能變成真正的產品?比例相當低。有人會感到沮喪,他們會對自己說:“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創意,但是大家老是否決我的提議。”這一點正是喬布斯提倡的,他認為蘋果要保持說“不”的能力,除非產品真的無可挑剔。在蘋果我學到了重要的一點:持續說不,直到滿意。   嚴格保密   喬布斯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要求保密。在產品發布時,他希望能創造最大的震撼力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蘋果渴望保密,因為它要維持帝國的長盛不衰;保密還給人一種感覺,蘋果正在開發重要的產品,事實上并沒有那么重要。   工程師與營銷人員互相獨立   如果你與蘋果的工程師交流,他們會說:“所有決策由我們拍板,營銷人員無權過問。”他們可能還會說:“在蘋果沒有真正的營銷。”然而在Infinite Loop(指蘋果辦公園區)有一幢大樓,里面安置的全是營銷人員,于是我就想:“真有趣,這些家伙到底在干什么?”后來我與一些營銷人員開會,他們告訴我:“蘋果的所有決策都由我們說了算,工程師不會做任何決定。”   為什么會這樣?要怪喬布斯,他認為工程師不應該干預營銷人員的工作,營銷人員也不應該干預工程師的工作。兩個部門的思維模式是不是完全不同?我不知道,但是在我個人看來,既然當年喬布斯確立了這樣的架構,肯定營銷與工程部門并沒有多少交集。一件事情的發起與放棄全都通過中央委員會進行,也就是E-Team團隊(高管團隊)。正是這樣一種架構導致兩個部門的人都認為自己才是掌舵者。   蘋果架構像創業公司一樣   在蘋果內部沒有業務部,只有一個盈利中心。與其它科技公司相比,蘋果的架構不同。這樣安排有一個好處,大家不會爭奪資源,因為錢是統一管理的。工程師不必為預算操心,他們只需要告訴公司自己要做什么,接下來等回復就行了。為團隊增加員工也沒有那么困難,你提出申請,說自己要招聘5名員工,當年度預算下來時,它會告訴你可以招2個新人。當然也有可能是10個,比你的要求還多。   細細觀察就會發現,蘋果和創業公司擁有相同的架構。蘋果雖然已經是一家大企業,它仍然像創業公司一樣運營,它也許找到了秘訣。在創業公司內部沒有不同業務部,所有人都對相同的“數字”負責。   如果你咨詢哈佛商學院,告訴那里的教授自己想運營一家企業,這家企業每年獲得龐大的營收卻只有一個盈利中心,他們會笑著說:“不行,這樣完全行不通。”蘋果的做法與商學院傳授的方法完全不同,但它的確管用。我對這種架構很推崇。和以前相比,現在的蘋果的確要混亂一些,但是我相信這種架構可以讓蘋果持續成功。我還認為其它替代架構不適合蘋果。   不能刻意模仿喬布斯   到底是什么東西讓蘋果成為蘋果?許多人都在思考。2011年喬布斯病逝之后,仍然有許多人向他取經。一些人用喬布斯的方法訓練高管,我認為大多人都沒有抓取要點。你認為自己可以訓練高管,讓他們按喬布斯的方式思考問題,我卻認為這樣做簡直是大錯特錯,因為根本無法傳授。在喬布斯過世之后,有許多人都在問:蘋果還能繼續繁榮嗎?喬布斯所做的事還有人能做到嗎?從目前的跡象來看,沒有人能做到。   在小編看來,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征,在那個時代,有屬于一些人的輝煌時刻,比如喬布斯。而當下的這個時代,同樣也有很多佼佼者,比如馬云。只是“厲害”的在不同的時代里在不同的領域創造了不一樣的價值,但是,他們身上都有“閃光點”,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。
站長聲明:以上關於【梅塞施密特在蘋果工作3年所學到的經驗有哪些-捕魚達人玩法技巧】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,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,歡迎發送至:1@qq.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,本站人員會在2~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,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。